十月20日,华顿经济研究院在上海发布了2016年中国百强城市排名推荐。
在该排名推荐上,北京、上海、广州继续分列前三甲,而深圳、天津、成都、苏州、杭州、重庆和武汉也位居前十位。
然而,这个不单单考量经济指标的排名推荐也有了不少叫人意料之外的结果。
一半都集中在这4个省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百强城市排名推荐由经济和非经济(软经济)两大系列指标综合而成。
其中,经济指标由GDP和居民储蓄两部分构成,占比61.8%,非经济(软经济)指标由科教、文化、卫生、生态环境四部分构成,占比38.2%。
与单一维度的经济指标相比,这一指标体系可愈加全方位、科学地衡量一个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五个文明的建设进步水平。
依据该排名推荐,有近一半的百强城市都集中在4个省:山东、江苏、广东和浙江。
其中,山东由15个城市榜上有名,为榜上有名城市最多的省份,江苏、广东和浙江分别由13个、9个和8个城市榜上有名,形成了鲜明的两江两东现象。
另一个极端则是,海南、青海、西藏和宁夏这4个省则没一个城市榜上有名。
就榜上有名率而言,江苏的13个城市全部榜上有名,山东、浙江分别有2个和3个城市未能榜上有名,进步相对均衡。
而广东内部的进步则紧急失衡,虽然广州、深圳分列排名推荐的第三和第四位,但却有12个地级市没能榜上有名。
这类城市排名升得最快在百强排名推荐上,去上年相比,有54个城市的排名出现了上升,另有26个城市排名出现了降低,16个城市排名保持不变,4个城市新晋榜上有名。
其中,成都由第10位跳跃到了第6位,杭州则由第9位升到了第8位;新榜上有名的城市分别是遵义(82位)、新乡(89位)、郴州(97位)和宿迁(99位);位次上升超越两位数的城市有聊城(上升12位)和漳州(上升11位);位次降低最明显的是呼和浩特(56位,降低10位)。
北京环境分最高,深圳科创分最低?在百强城市排名推荐中,有一些叫人吃惊的结果还包含,在软经济指标中的环境分值里,正在经受雾霾紧急困扰的北京居然是所有城市里分值最高的。
而包括了科创原因的科教分值里,深圳却在前二十位中得分最低。
为何会出现这类与目前的常见认知并不相符的结果?沈晗耀对第一财经记者讲解说,现在并没对雾霾与科技革新的官方统计或评价体系,所以为了客观,研究院也不适合自己对这类热点原因进行统计并将它纳入此次的评价体系,只能基于现成的官方数据。
该排名推荐的所有原始数据均源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有关城市统计年鉴,而这类资料里并无对上述热点原因的统计。
依据沈晗耀的介绍,环境分值主要包含城市的绿化率和森林覆盖率,生活垃圾与污水处置率等水平,并没考虑到雾霾的原因。
而科教分值则主要通过当地学校的数目与水平来考评,因为深圳的重点大学极少,所以即便这座城市整体的科创活力非常强,科教的分值依旧非常低。
尽管统计的方法和考评的完整性有待商榷,但沈晗耀表示,和以往单纯评价GDP总量或人均GDP的评价体系相比,这种结合了软经济指标的排名推荐不失为一种参考,也可以为城市的进步提供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