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口饭吃,他20岁去当铁道兵,44岁坐上了肉联厂的厂长,从负债580万到营收518亿,他总能绝处逢生,他就是双汇集团的掌门人万隆。
1940年4月,万隆出生与河南漯河。
漯河地处沙澧两河交汇处,坐落于京九铁路枢纽,水陆交通便利。
历史上,那里过去人来人往,著名的牛行街记录了一段繁华的商业历史。
不过,到了近代,漯河已经大大落后了。
所以,爸爸给他取名字万隆,含义兴旺发达。
然而,万隆的到来,并没给全家带来多少转机,相反,就在小万隆2岁那年,爸爸丢下孤儿寡母松手人寰。
好在万隆很懂事,5岁就帮着母亲捡罐头瓶子,糊火柴盒。
那段时间,可以吃顿饱饭就是万隆最大的奢望。
所以当1960年9月村里征兵,既可以吃饱饭又可以赚钱补贴家用,万隆毫不犹豫报了名。
在部队,他当的铁道兵,担负着铁路、桥梁、建筑等保障任务。
6年来,万隆钻山洞、打隧道,工作吃苦耐劳。
可惜,就在他马上提干之时,1966年十月,文革来了,部队也未能幸免,每天开批斗会。
28岁的万隆不愿趟那浑水,只好选择转业。
要钱没钱,要资源没资源,最后他只能去了大家都不想去的漯河肉联厂。
当时的漯河肉联厂虽然成立了10多年,不过,自建厂以来就没盈过利,资产不过468万,亏损却有580万,厂里常常是靠银行贷款才发得出薪资。
1983年11月,中央宣布价格改革,物价就此上涨,猪肉一斤涨了5毛。
老厂长感觉是个翻身机会,立刻储备1500吨猪肉,筹备新年再出手,卖个高价,好给大伙发点钱春节。
不过,万隆却不这么想,你会屯,其他人也会屯。
假如不准时外销,新年后猪肉价格将暴跌。
无人听他的,他就直接冲进厂长办公室。
这小子吃了豹子胆了吧!要了解,当时他的职位就是办公室一个小小的员工,与厂长还差四五个等级。
好在厂长不是小肚鸡肠,一听言之有理,立马将猪肉抛售,结果4天就赚了50万。
等到新年再销售,可能能赚到100万,不少人嗤之以鼻。
不过,真到了新年,果然市场上的猪肉集中抛售,半个月价格就跌了20%。
万隆就此一战封神。
此后,他就从一个办事员开始节节高升,副经理、经理、副厂长。
1985年春季,老厂长退休,万隆顺理成章成了厂长。
这时,国家取消了生猪统购统销的政策,肉联厂只能自找活路。
但,别看肉联厂是个亏损企业,却养了一大堆关系户,成天到晚唠唠叨叨不干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万隆可不管什么,他上任后就一个想法,如何把企业搞活,让800名职工有活干、有薪资发。
此后,他直接来了个三打破。
第一,打破薪资结构,奖金向一线工人倾斜,多劳多得。
第二,打破铁饭碗,违反规章规范的直接开除。
第三,打破铁交椅,能者上、平者降、庸者下。
上头要派干部,万隆有言在先,无论哪一级干部来了都要先下车间。
结果,派来的3个干部在车间干了不到1个月,就自动走人,从此上面再也不安排关系户了。
三把火过后,肉联厂当年就达成了10万块的盈利。
不过,厂里效益一好,偷肉的人就多了,一头猪能偷出去三分之一。
厂里守卫部都看不住,万隆却不信邪,天天下班就站在大门口检查。
检查一个星期,连续开除去15个人,就连一位要紧领导的侄女也开除去。
断了人家的财路,那还不跟你拼命?果然,那段时间,有人给他打电话恐吓,有人往他家扔砖头,甚至还有职员直接拿着杀猪刀,当面恐吓。
当然,这类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死活收不到生猪,派黑社会作梗,就要看笑话。
到了当年8月,工厂就没活干了。
一旦工厂停产,职员放假,就等于跳入火坑。
你想啊,光薪资和成本开支一个月就要18万。
如何解决?蛇咬你一口,你不可以咬蛇一口,生磕就是鱼死网破。
这个时候,万隆忽然想起一句话,任何事拿钱能解决的都不是事。
他决定将生猪回收价格每斤上浮2分钱,当晚全体销售倾巢而出,第二天一大早广告就贴满了漯河周围的45个城镇。
可不要小看那2分钱,对于养猪的农民来讲,那就是真金白银!果然,当天下午,500多头生猪就涌进了肉联厂,第二天又过来2000头,而且无人敢阻挡!结果,当月肉联厂就赚了2万。
到了年底,厂里出现了罕见的20万元的价值。
不过,还没有等万隆喘口气,1986年,屠宰行业放开,卖肉的愈加多,生猪价格不断上涨,而猪肉价格却持续下跌,再回收,就是死路一条。
国内不可以,海外怎么样?万隆把眼光瞄向了前苏联。
当时,戈尔巴乔夫上台,中苏关系恢复正常化。
别看苏联军事实力强,轻工业却明显落后,特别急缺猪肉、牛肉。
但,要出口就要建分割车间,就要找银行贷款。
别的礼物送不起,万隆就送猪大排,他特意挑选了30斤上等的排骨,并于1986年圣诞前夕给行长送过去。
不巧,那天行长没在家,万隆就在他家门口蹲到夜里11点半,把那位行长搞得非常不好意思。
有了钱,所有就好办多了!1987年元月,漯河肉联厂向前苏联出口了1000吨猪肉,全年达到5万吨。
此后5年,通过出口苏联,万隆攒下了1600万的家底。
1988年五一,万隆在莫斯科转机时,无意中发现不少人在排队买火腿肠。
详细一知道,发达国家肉制品占肉类总量30%50%,而中国不足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于是,万隆决定把肉加工作为继出口之后的另一个重点项目。
果然,1992年苏联解体,出口的路被堵住了,不少跟风的肉联厂一下子陷入了绝望,而万隆早已胸有成竹,上马火腿肠项目。
但,钱从哪儿来?公司资产已经全部抵押给了银行。
这时,亚洲第一女有钱人华懋集团的龚如心出现了。
当时,小甜甜已经在国内四处撒网,ROI却不尽人意,所以当她一看到现金流充沛的肉加工项目,立马有了兴趣,特别得知万隆会年年给共享门店时,当场就拍了板。
龚如心一来可不能了,意大利、日本、美国、香港、台湾等16家外商排着队就过来了,短期就募集了1100万USD。
此后,万隆一口气从日本、法国、瑞士引进了10条火腿肠生产线,打造了亚洲最大的肉制品基地,并在工业园区打造屠宰加工、纸箱包装、化工塑料、生物工程的一条龙。
1994年,漯河肉联厂摇身一变成了今天的双汇集团。
据了解,第一批火腿肠问世,小甜甜专门从香港请了一个风水先生,在厂区内挖了一个直径3米、深9米的大坑,并埋了一个法器,祈祷火腿肠大卖。
然而此时,洛阳春都生产的火腿肠早已名声在外,比万隆早了6个年头,万隆再如何折腾,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叫人匪夷所思的是,随后春都老板飘飘然,一口气回收了酒店、房产、木材、饮用水、旅游、商业等20多个企业,正是盲目的多样化直接拖垮了春都的肉食加工。
最后,也不了解是龚总的法器起了用途,还是春都的气数已尽,反正为了减少除本钱,春都居然把原本85%的精肉含量减少到10%。
可以说,吃它家的火腿就等同于吃淀粉。
这给了万隆绝佳的反击机会。
1995年国庆,万隆果断推出双汇王中王高端商品,以土猪冷鲜肉为材料,通过中温杀菌保留猪肉本身的香味,最为重点的是90%以上都是猪肉,咬一口就能看到大块瘦肉。
万隆不失机会请来葛优、冯巩做代言,此后双汇火腿知名度飞速攀升。
1996年底,漯河盛况空前,1000多个商家齐聚到双汇门前。
为照顾好各地的销售代表,万隆特意派人买来大米、白面、菜送到招待所,想吃那些自己动手做,材料管够。
正是万隆的这一小动作,瞬间叫人泪奔,那1000名商家遂成为了双汇的铁杆。
结果,1997年双汇火腿肠订货现场,就成了万隆的独角戏,他当场签下8000吨的采购合同。
一年后,双汇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军全国100多个城市,商场超市有,大街小巷有,乡里村里有。
仅仅过了一年,双汇就彻底跑赢了春都,成为龙头老大,营收突破20亿。
1998年12月,双汇实业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市值20亿,中国肉类加工第一股就此诞生。
在占据火腿肠市场绝对领先地方后,万隆又看上了冷鲜肉市场。
要了解,中国几千年来,因为很难保鲜,生猪屠宰鲜有全国性品牌,大都是小规模作坊式作业,最容易见到就是屠户走街串巷,一到夏季,苍蝇蚊子满天飞。
这次,万隆使用的完全不同的模式,他要通过全步骤冷链,包含生产、运输、销售、经营,彻底颠覆整个冷鲜肉行业。
第一是冷链生产。
引进冷藏加工间,保证猪肉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低温保鲜环境。
第二是冷链运输。
包含冷藏汽车、冷藏集装箱,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猪肉的品质。
第三是冷链销售。
用冷冻陈列柜和储藏库进行销售。
第四是连锁经营。
2000年新年过后,万隆决定以郑州为中心,每300公里,建一个屠宰加工厂,就地生产,就地配送,就地销售。
此后,他一口气在华中三省开出200多冷鲜肉连锁店,2003年,双汇年屠宰量5000万头猪,销售收入初次突破100亿。
3年后的2006年,万隆决定从丹麦引进优质种猪300头,大干一番。
不过,这所有都在当年的3月15日戛然而止。
那天,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称河南孟州等地使用违禁动物用药瘦肉精饲养的有毒猪,流入了双汇集团下属的济源双汇公司。
从此,万隆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双汇就成了廋肉精的代名词。
那段时间,政府进驻,商家倒戈,买家退货,双汇声誉彻底崩盘,一天赔掉5000万,直接损失超越121个亿。
21年来,国有股退出、高盛减持、股东逼宫、无不给双汇导致麻烦,万隆与体制较量,与资本博弈,他从未低头。
不过,这一次买家用脚投票,触动了他最敏锐的神经。
错就是错,不要找任何理由,万隆决定在第一时间召开媒体发布会,向买家致歉,他公开承诺三点:第一,食品安全规范化。
他特意拿出50万元,成立食品安全奖励基金,一经作假,立马一撸到底。
第二,强化源头控制。
每一个屠宰厂后面配套建设一个规模为50万头养猪场,缺口就从养猪合作社购进,不再从散户买猪。
第三,生猪头头检。
痛定思痛,万隆一举砸下3个亿,将瘦肉精的检验提升到国家标准,不再抽检,而是头头检验,宁愿检死,也不要叫人骂死。
就如此,万隆硬是失掉的口碑一点点赢了回来,7年后的2013年,双汇营收恢复到450亿,也标志了双汇彻底走出了低谷。
2013年9月,双汇国际以71亿USD回收了史密斯菲尔德食品,这是美国排名第一的猪肉生产厂家,万隆以这种方法向昔日的偶像致敬。
2016年,双汇营收突破518亿。
然而77岁的万隆,日程中还没有出现退休两字。
现在,万隆正带领双汇朝着两个千亿,销售收入过千亿,市值过千亿的目的大踏步前进。
不过,他最喜欢的事情还是,杀猪,把猪杀好。